如果您是律师请点击此处进行登录,律师登录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后即可查看您的所有咨询

庞石磊律师主页

部落官方认证

庞石磊律师
四川厚海律师事务所
  • 刑事辩护
  • 合同纠纷
  • 婚姻家庭
  • 公司事务
  • 地产开发

电话咨询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加便捷的法律咨询

商标评审典型案例:贴牌加工的生产行为是否属于“使用”
一、基本案情北京君策九州科技有限公司(即本案被申请人)以无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由,于2015年12月15日对福莱服饰有限公司(即本案申请人)注册的第8815851号“DISCOVERUW MEN’S UNDERWEAR及图”商标(以下称复审商标)向商标局提出撤销申请,请求撤销复审商标在第25类“内衣、防汗内衣、内裤、鞋、帽、袜”等全部核定商品上的注册。商标局经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供的商标使用证据无效,复审商标予以撤销。申请人不服,依法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二、决定结果商标评审委员会经审理认为,复审商标被许可使用人温州探索进出口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15日-2015年12月14日期间内对复审商标于中国在“男士内裤”商品上已实际投入生产经营,虽然该行为系贴牌加工,商品未在中国大陆市场流通,但是,该实际生产经营行为仍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在积极使用商标,符合修改前《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撤销规定旨在鼓励和促使商标权人使用商标,避免商标资源闲置、浪费,保障商标制度良好运转的立法目的。故对复审商标在与“男士内裤”相同或类似的“内衣、防汗内衣、内裤”商品上的注册予以维持,在其余商品上的注册予以撤销。三、典型意义本案的焦点问题是贴牌加工的生产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法所称商标的“使用”。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制度的立法目的旨在鼓励和促使商标权人使用商标,避免商标资源闲置、浪费,保障商标制度良好运转。就贴牌加工问题而言,虽然贴牌加工的商品并未在中国大陆市场流通,但是商品的生产加工行为发生在中国大陆,生产者将商标附着于商品的行为具有使之区分商品来源的真实意图。这种行为本身是对商标进行积极使用的体现,对这种行为持鼓励态度符合上述立法目的。反之,若不认定此类使用行为的效力而撤销商标注册,则易使生产者的正常经营活动因对外贸易、海关政策而受阻,不利于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商标注册制度的有序运转。故本案中,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申请人提交的使用证据有效,复审商标在相应商品及类似商品上予以维持注册。 来源:商评委网站
2018-10-11|知识产权法,商标法|2235人听过
涉借贷的房屋买卖交易中恶意串通的司法审查
2017年,司法部发出了关于公证执业“五不准”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准办理涉及不动产处分的全项委托公证,办理涉及不动产处分的委托公证,应当告知当事人委托抵押、解押、出售、代收房款等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不得办理一次性授权全部重要事项的委托公证,不得在公证书中设定委托不可撤销、委托人代为收取售房款等内容。该项通知对于遏制涉借贷房屋买卖交易中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低价售房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此类诉讼处于多发状态,对于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的认定和合同效力的判断,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一、据以研究的典型案例(一)基本案情涉案房屋所有权原登记于A名下,2011年9月6日,借款人A与出借人B签订《借款合同》,A向B借款人民币220万元,借款期限1个月,自2011年9月6日至2011年10月5日,利息按同期央行贷款利率的4倍计算。A采用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偿还借款,A以自己的房屋作为债务担保。同日,双方向公证处申请办理《借款合同》的强制执行公证,北京市方正公证处为双方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借款合同》签订当日,B将220万元汇入A的账户。同日,A向C出具全权售房《委托书》,委托C代为办理涉案房屋买卖的全部交易手续,包括代为签订网签手续,代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此房产权转移、过户的有关事宜,代为办理与出售此房相关的税务手续,代为收取相关售房款及到银行办理提款手续等。委托期限为自2011年10月6日起至委托事宜办完为止。2011年9月7日,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对二人出具《委托书》的行为进行了公证。2011年11月17日,C以A代理人的身份与D签订《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约定A以220万元的价格将涉案房屋出售给D,合同未约定款项支付和房屋交付时间。次日,买受人D取得涉案房屋所有权证。2013年2月1日,买受人D又将涉案房屋以2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E,后E取得涉案房屋所有权证。经评估,涉案房屋2011年11月17日的市场价格为760万元。关于购房款的支付情况,买受人D于《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前的2011年11月5日支付C购房首付款25万元,于2012年9月16日支付C购房款195万元。代理人C及买受人D称,合同虽未约定支付购房款及交付房屋的时间,但双方口头约定先支付首付款,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后支付全款;因买受人D未能入住涉案房屋,故未及时支付剩余购房款;后代理人C告诉买受人D支付完购房款后,可以起诉A腾退涉案房屋,买受人D无奈才在2012年9月支付剩余购房款。A表示自己从未收到过购房款。代理人C称其为A的借款作了担保,在出借人B催款的情况下,其将涉案房产进行了出售,其已代A还清了对出借人B的借款。代理人C向出借人B转账时间和金额分别为:2011年10月12日40万元,2012年6月14日12.5万元,2012年9月26日80万元,2012年11月22日60万元,2013年1月30日30万元,以上共计222.5万元,包括偿还本金220万元、利息2.5万元。就买受人D是否知晓A和B之间的借贷关系以及其与代理人C、出借人B之间是否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买受人D明确表示不知情并对恶意串通行为予以否认。A称,代理人C与买受人D签署的《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书》中,二人所填写的联系方式均为代理人C的电话号码,由此可见买受人D应与代理人C、出借人B相识且知晓借贷关系的存在。A还表示,代理人C和出借人B系某投资公司的同事,共同为A设下了骗局。法院就买受人D在购买涉案房屋时是否对该房屋进行勘查询问乐双方当事人,买受人D表示,其在购买该房屋前曾对涉案房屋进行过查看,并对该房屋的状况进行了描述。对此A表示,买受人D并未去过涉案房屋,买受人D的描述多与事实不符,并称代理人C、出借人B在签订借款合同前曾经去过涉案房屋,买受人D对该房屋的描述应是从代理人C及出借人B处得知。A提起本案之诉,要求确认代理人C代A与买受人D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二)裁判结果法院认为,C以代理人的身份与买受人D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存在恶意串通损害A利益的情节,房屋买卖合同应当无效。首先,关于代理人C方面。C作为A的代理人与买受人D签订涉案《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其有义务在交易中保护被代理人A的合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利益为代理行为。根据查明的事实,代理人C不仅未尽到勤勉注意义务,反有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发生。第一,2011年9月6日《委托书》上载明的A对代理人C的授权事项中并未对房屋具体售价进行授权。代理人C未在出卖房屋时与A核实价格,亦无证据证明其通知或提示了被代理人A,即将涉案房屋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与买受人D,明显侵害了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第二,代理人C在仅收取买受人D首付款25万、剩余195万款项尚未收取时就把涉案房屋过户到买受人D的名下,且未在合同中约定房款支付时间及违约责任,此举显与一般交易习惯不符。代理人C与买受人D先是称经朋友介绍相识,后又改称双方之前相熟,并以相互信任作为解释,此主张前后矛盾,且即使该主张成立,亦将被代理人利益陷于高度风险之中,不仅存在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可能,亦有串通之虞。第三,代理人C称其为A与出借人B借款关系的担保人,所以急于出售房屋偿还款项,但其该项主张并无书面证据佐证,A亦不认可代理人C的担保人身份,因此,法院对此主张不予采信。第四,代理人C陈述其代理卖房的原因是为了偿还借款人A向出借人B的借款,但在收取买受人D房款之后,既未将款项转给A,也未及时将款项偿还给出借人B,代理人C向出借人B转账的时间与收取买受人D款项的时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此举与其陈述自相矛盾。综上,应当认定C在以代理人身份与买受人D签订涉案《存量房屋买卖合同》过程中存在恶意。其次,关于买受人D方面。D作为买受人,在购买房屋这样的大宗财产时,应负有较之一般交易更高的审慎注意义务。但根据查明的事实,买受人D陈述其购买涉案房屋用于自住,但其未在合同中对房屋交付时间和违约责任进行约定,亦无证据证明其在取得房屋产权并支付全部价款后曾要求过A腾房,此行为将自身置于不能得房的高度风险之中,与正常交易习惯和其购房目的不符。更为重要的是,买受人D自认其于购买涉案房屋前就已有购房意向,作为居住生活于本市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对于涉案房屋的市场价格应有基本了解和认知。而在涉案房屋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情况下,没有证据证明买受人D曾对涉案房屋进行过查看,其也自认未询问过房主A委托C卖房的原因,即径行与代理人C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如前所述,买受人D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意识到其进行的买卖行为可能存在涉及他人合法权利的事实。在此情况下,买受人D在未予进一步审查的情况下仍坚持与代理人C进行交易,足见其对于此损害事实的发生,在主观上即使不属于积极追求亦属明知而放任损害结果发生的态度,应认定其存在主观恶意。最后,从一般常理理解,如房屋交易过程中出现本案所查明上述情节的某一点,尚可解释为个案的特殊性。但诸如本案一并出现在同一交易过程中,则难以偶然性自圆其说。故代理人C与买受人D之间存在串通损害A合法利益的行为,房屋买卖合同应无效。二、涉借贷房屋买卖交易中恶意串通的司法审查我国法律对于恶意串通的法律后果有相应的规定,司法实践的审查重点在于对恶意串通的认知和判定,法官需要对案件细节进行全面分析后作出认定。(一)对恶意串通的理论分析恶意串通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合同法》第52条、《民法总则》第154条对恶意串通及其法律效果都有明确规定。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情形之一,恶意串通的语义却过于含混,容易产生歧义,我国司法实践对恶意串通相关规则的适用有些混乱,以至于有学者评论说“恶意串通被当做可用于认定法律行为无效的万能钥匙,从而使恶意串通行为成为民法上一个最不确定的概念。”从文义与结构上看,“恶意串通”包括“恶意”与“串通”两个要素,前者指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后者指行为人的行为表现。关于恶意的认定,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恶意解释为主观上明知且有损害他人的意图。一种观点将恶意区分为几个层次,一是观念主义上的恶意,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相对人实施了足以危害他人的行为;二是意思主义上的恶意,要求在观念主义之外,还要求行为人有损害他人的共同故意;三是获利主义上的恶意,其进一步要求行为人要有获得不当利益的意图。比较这两种观点,两者的核心观点较为一致,只是后者附加了牟取不当利益的主观目的。笔者认为,对“恶意”的认定应当采意思主义,即当事人明知串通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利益的结果,仍积极追求的主观状态,至于是否有获得不当利益的意图并不影响恶意串通的成立。相较于“恶意”在理论界引发的争鸣,对“串通”的讨论显得比较安静。从语义上来讲,“串通”即联络勾结、互相配合。从法律意义上讲,“串通”包含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需当事人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与沟通,即均明知道恶意行为会损害他人利益而欲积极为之,客观上需要求当事人互相配合或共同实施该恶意串通的行为。“串通”不仅表现为意思表示上的互通,也表现为行为上的配合。从意思表示角度来说,双方的串通既可以表现为以明示的方式达成意思表示一致,也可以表现为明示和默示意思表示的结合。(二)结合案件细节对恶意串通进行综合认定对涉借的贷房屋买卖交易中代理人和买受人恶意串通的认定,也需从恶意和串通两个方面来进行。从恶意的角度来说,需代理人和买受人明知串通行为会造成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结果,主观上仍积极追求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从串通的角度来说,需代理人和买受人互相配合或共同实施了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恶意串通作为一种事实,需要由证据来证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9条对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适用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相比高度盖然性这是更高的证明标准。但由于恶意串通包含了复杂的精神活动,实践中当事人很难完成举证义务,若因此承担了败诉的不利后果,会使得法律关于恶意串通的规定因巨大的“证明障碍”而蜕化成“僵尸”条款。为克服这种弊端,司法实践对恶意串通进行审查时引入了推定的方法。如在认定是否构成恶意抵押时,如果债务人将全部财产为债权人之一设定事后的抵押,可以直接推定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不再需要证据证明。一般情况下,推定需要结合订立合同时的具体情况、合同约定内容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依社会一般情势、交易习惯或生活常理等经验法则进行。在涉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中,恶意串通的代理人和买受人在交易过程中会有诸多反常行为,这些反常行为为推定恶意串通的成立提供了依据。一是合同内容反常。主要表现在价款过低、主要条款缺失。房屋买卖合同的成交价款往往与借贷的金额接近,并明显低于交易时房屋的市场价格;合同对于购房款支付、房屋过户、违约责任承担等重要条款往往没有具体约定,而对于不动产交易来说这些条款恰恰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条款。二是合同履行反常。主要表现在购房资金闭合空转、房屋过户迅速等方面。从资金流向来说,出借人转款给买受人,买受人付款给代理人,代理人收到款项后以还款名义将款项转给出借人,形成了闭合性的资金链条,购房款空转一圈后又回到出借人手中。实际上等于涉案房屋完成了所有权变更登记,但是没有任何人实际向买房人支付款项。从房屋过户来说,买受人支付首付款后,在双方对剩余款项的支付未作约定的情形下,代理人即将房屋过户至买受人名下,过户过程显得急迫而迅速。三是房屋的所有和占有分离的情况反常。主要表现在房屋所有权的变动和实际使用状况严重背离,房屋所有权虽经数次变更,但房屋却仍由原出卖人(借款人)实际控制,并未完成实际交付;而买房人在购房过程中并未现场勘查房屋,一般也怠于向原出卖人主张腾房。四是借款合同的履行反常。因借款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的牵连性,出借人往往兼具抵押权人和委托售房的代理人等多重身份(即便某些案件中出借人不是代理人,其也与代理人有着某种牵连关系),而借款人也会应出借人要求办理借款合同的强制执行公证,赋予借款合同以强制执行效力。但在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出借人往往不催告借款人还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是直接出卖房屋以售房款来获偿。在出借人和代理人分离的情形下,代理人在出借人未催告还款亦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形下,迳行出售房屋并将售房款直接支付给出借人以替借款人“清偿”债务的做法也有悖于正常的商业习惯。综合上述房屋交易中的反常情形,法官可以形成对代理人和买受人恶意串通的内心确信。(三)代理人与买受人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无效在认定代理人和买受人构成恶意串通的情形下,如何认定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既事关对法律条文的正确理解,更事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从《民法总则》的规定来看,该法用两个条文对恶意串通的效力与法律后果进行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仅从条文语义来看,该法并未对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行为的法律效力做出明确规定。有观点认为,从体系解释上来看,《民法总则》第164条第2款和第154条之间构成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在特别法对法律行为效力未做规定的情形下,应适用一般法的规定,即认定恶意串通行为无效。同时,为损害本人利益,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而为的代理行为,属于违反善良风俗的无效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恶意串通代理行为构成无权代理,应赋予被代理人选择的自由,更有利于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也更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虽然《民法总则》第164条第2款未对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行为的效力直接作出评价,但这种串通的行为模式能够为该法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的范围所涵射,将恶意串通代理行为认定成无效行为具有体系和逻辑的自洽性。同时,代理制度的本质要求代理人诚实信用的履行代理职责,忠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恶意串通的代理行为则背离了代理制度的宗旨,既是对代理权的滥用又违反了社会的善良风俗,应认定为无效。在认定无效的情形下,该恶意串通行为究竟属于绝对无效行为还是相对无效行为,对于当事人的权益有着重要影响。对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民法总则》第154条中“他人”的正确解读。有观点认为,该条的“他人”应只包括特定的第三人,不应包括不特定的第三人,故该恶意串通行为应为相对无效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他人”应区分为特定的第三人和不特定的第三人,若损害的是特定第三人的利益,则合同属于相对无效;若损害的是不特定第三人的利益,则实质上损害的是公共利益,应认定为绝对无效。笔者认为,虽然《民法总则》对154条中的“他人”未做明确规定,但结合《合同法》第52条来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均无效,对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并不要求“恶意串通”的条件,因此,将“他人”解读为特定的第三人在体系上更为协调。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的也是特定的第三人即房屋所有权人的利益,在相对无效的模式下,仅利害关系人能够主张合同无效,在利害关系人不主张时,法院不能依职权认定合同无效。(四)该类纠纷中的诉讼参与人及其诉讼地位涉借贷的房屋买卖交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一个交易链条——从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委托合同到连环房屋买卖合同,各合同之间相互牵连,并试图通过各合同的履行来实现房屋产权的不可逆的单向流动和房屋价款的闭合循环。该链条式的行为往往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借款人(出卖人、委托人)、出借人、代理人、买受人(转售人),实践中也存在出借人和代理人同一的情形,但典型或者说是复杂情形还是出借人与代理人相分离的情形。因这些相互牵连的合同引发的合同效力之诉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出卖人(借款人)起诉买受人与代理人,要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一类是相关权利人(如房屋共有权人)起诉出卖人、代理人与买受人,要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在这两类诉讼之中,诉讼参与人及其各自诉讼地位的确定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两类诉讼中,房屋共有权人、出卖人、买受人当然可以成为诉讼主体。房屋共有权人并未作为合同主体参与到具体的合同关系中来,但房屋买卖合同若有效则有使房屋产权转移之虞从而对其权利构成实质性的影响,该合同的存在使房屋共有权人的权利或法律地位处于不安的状态,须通过法院的确认来解决这种不安状态,因此,房屋共有权人对确认合同无效之诉具有诉的利益,其作为原告主体适格。出卖人作为房屋买卖合同的一方主体,合同的效力关涉房屋权属的变化,其对确认无效之诉具有诉的利益自不待言,其既可以原告的身份提起确认之诉,也可以在房屋共有权人提起的确认之诉中作为被告参加诉讼。实践中对代理人应否参加诉讼处理不一,一种做法是代理人不参加诉讼,另一种做法是代理人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笔者认为,在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中,若代理人未参加诉讼的,法院应追加其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一方面,代理人全程“包办”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是整个买卖行为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其参与诉讼对于查明案件事实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确认合同效力之诉的处理结果与代理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代理人未忠实履行代理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且如果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其还需与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因此,若确认合同效力之诉中认定了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的事实、合同被认定无效,则将导致被代理人向代理人另行提起求偿诉讼,代理人在后诉中有被追责的风险。同时,由于涉借贷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及对恶意串通行为的认定,在诉讼中法院应要求代理人和相对人本人出庭,以便于查明隐藏在书面证据背后的事实,代理人或相对人故意躲避审判的应承担不利后果。三、房屋转售交易中的新买受人是否善意应综合认定代理人与买受人恶意串通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买受人为规避风险往往会在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至自己名下后,短期内再转售房屋并将房屋转移登记至新买受人名下。在这样连续的两次房屋买卖中,基于恶意串通的存在,出卖人(原房屋登记权利人)、买受人(转售人)和新买受人之间就产生了权利冲突。(一)涉案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对转售合同的新买受人产生影响从权利的外观看,新的买受人已成为房屋所有权人,但其该项权利能否受到法律保护,能否免于原所有权人对房屋的所有权追索则取决于其主观上是否“善意”。从交易链条来看,新买受人位于该系列连环买卖的终端,不论其对前手交易是否知悉,一旦代理人代原所有权人(借款人)与买受人签订的合同因恶意串通被认定无效,买受人对涉案房屋的再次出售即构成了无权处分,而新买受人能否受到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其核心在于新买受人的交易行为是否构成物权法上的善意。《物权法司法解释一》以一般概括加有限列举的方式对不动产受让人善意的认定进行了规定,既为交易主体确立了不动产交易中的明确的行为准则,也为诉讼中真实权利人指明了举证方向,还为裁判者的裁量提供了较为明确统一的判断标准。某种意义上说,《物权法》将不动产纳入善意取得制度的范畴本身即意味着我国并未完全确立不动产登记公信制度。不动产登记簿具有的仅是权利推定效力,虽然受让人只要信赖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正确性并据此进行交易即可直接推定其为善意,但这种善意并非“绝对的”善意,原房屋登记权利人可以通过对积极事实的举证推翻受让人的“善意”,这种权利推定的制度设计也符合兼顾保护财产归属静的安全与保护市场交易动的安全的要求。(二)需要综合判断新买受人是否善意以排除其与转售人之间的恶意串通结合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本意、《物权法司法解释一》以及司法实践,对受让人的“善意”应综合认定。其基本的判断标准是受让人在受让不动产时,不知且非因重大过失不知转让人无处分权。对重大过失的认定宜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受让人的外在表现是否违反了某种行为标准来判断其是否具有过失,若行为人稍加注意即可以避免出现认识错误或发生损失,而其没有尽到此注意义务时,应认为存在重大过失。在我国已确立不动产登记制度且以不动产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公示的主要方式的情形下,不动产的权利障碍或瑕疵一般都会在不动产登记簿上进行记载且允许利害关系人进行查阅,而受让人在进行不动产这类重大交易时,亦负有全面了解房屋权属实际状况的合理注意与谨慎义务,若不动产登记簿明确记载有权利障碍或瑕疵的状况而受让人未进行查阅即可推定其具有重大过失。除此之外,对受让人善意的认定还应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如受让人与转让人的关系、不动产的基本情况、交易价格、交易时的场所、所处的市场环境及相关交易信息以及占有和交付情况等具体认定。对于转售合同中的买受人来说,受让人与转让人是否属于陌生人间的交易、受让人是否通过公开和正规的市场中介购买房屋、受让人在房屋交易方面的经验情况、受让人在交易过程中是否对房屋进行实际查看以及房屋的交易价格是否明显过低等因素都对认定受让人是否构成善意具有重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转售合同中新买受人的善意取得是以转售合同有效为前提的,若转售合同被认定无效或被撤销,则无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前提,自无必要再对买受人是否善意进行判断。因为,善意取得制度当中的转让合同本身必须满足“除无权处分外无其他瑕疵”的要求。从结果来说,如果转售合同中的新买受人构成善意取得,原房屋登记权利人则不能实现将涉案房屋转移登记回己方名下的目的,其已经不能够收回房屋的所有权。此时,其可以追究代理人和买受人的连带赔偿责任,损失范围可以包括房屋评估价和实际出售价格的差价。四、小结司法部发出的关于公证执业“五不准”的通知,对于遏制涉借贷房屋买卖领域的恶意串通必将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当善待自己的权利,要谨慎作出对他人的概括性授权或者全权授权,避免将个人权利置于危险境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得出妥当性结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司法工作努力的目标。作为法官,既要熟悉掌握法律规则,更要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和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对恶意串通行为作出准确的认定。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齐晓丹 张荣华
2018-10-11|刑法,犯罪|533人听过
夫妻离婚后,孩子跟谁姓?法院这样判
继夫妻共同财产,小孩抚养权、抚养费、探望权等问题后,离婚后小孩的姓名权问题也成为夫妻双方离婚后引发诉讼的新原因。日前,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就受理了一起离婚后,因孩子姓氏被变更而引发的姓名权纠纷。事件回顾原告古俊欣(男)出生于2006年,2008年原告的父母亲经法院调解离婚,调解协议约定婚生子古俊欣归生母金静抚养,原告后一直随母亲生活至今。2009年7月,原告的母亲金静为原告报户口时,未经被告,即原告生父古某同意,将原告的姓名以“金俊欣”进行登记。2010年7月,被告古某发现上述情况后,至公安机关要求恢复原告的姓名,公安机关又将原告的姓名由“金俊欣”变更为“古俊欣”。但原告及母亲均不知道原告姓名变更事宜。原告从就读幼儿园到小学毕业,均一直使用“金俊欣”的名字,直至今年原告小学毕业需要进行学籍核实时原告才发现户籍登记的姓名被变更。庭审中原告本人表示自己只知道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就叫“金俊欣”,朋友、同学都叫自己“金俊欣”,自己已经习惯了“金俊欣”的名字,希望能够将自己户籍登记的姓名由“古俊欣”改回“金俊欣”。并提供了就读镇江市某实验小学的收据、镇江市围棋学院业余段位证、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证及社保卡等证件证明自己一直都是用“金俊欣”的名字,并提交了原告书写的请求一张及视频文件一份、申请更改姓名呈批表。法院审理后认为:自然人依法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从本案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原告户籍登记的姓名为“古俊欣”,但原告自幼儿园、小学一直使用“金俊欣”的名字,该姓名已经为老师、亲友及同学熟知,已成为其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使用该姓名,有利于原告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原告已经年满十一周岁,属限制行为能力人,按其年龄和智力水平,已经能够理解姓名的文字含义及社会意义,在选择姓名的问题上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在涉及切身利益的姓名权问题上应当充分考虑其本人的意见。原告继续使用“金俊欣”的姓名,不会改变其系母亲金静与被告古某子女的事实,也不会损害生父、生母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最终法院判决对原告要求将其姓名由“古俊欣”变更为“金俊欣”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法官点评: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是我国婚姻中男女平等的重要体现。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在未成年子女姓名的问题上,应当以保护子女利益、保护子女健康成长作为前提和目的,决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置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于不顾。 随着我国离婚案件的日益增多,子女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的纠纷也很多,但总的应该以子女自身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并充分考虑子女本人的意见。
2018-10-11|婚姻家庭,结婚|588人听过
终审案例:“微信协议”有效吗?
法院审理认为,双方虽未通过手写签字的方式签订纸质房屋租赁协议,但刘某在收到王某通过微信向其发送的房屋租赁协议后,口头表示对该协议的认可,并以向酒店支付5千元押金和5万元租金的行为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因此,王某向刘某通过微信发送的房屋租赁协议有效。市民刘某经营一家高档礼品店,租用了济南某酒店一楼大厅作为经营场所,一年租金5万元。但双方并未签订纸质租赁协议,而是通过微信达成的协议。不久,刘某以“双方未签订书面租赁协议,给其经营造成极大风险”为由,想要提前解约,并要求酒店退还租金。近日,济南中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认为双方通过微信达成的租赁协议有效,刘某单方面提前解约于法无据,不予支持。案情:据了解,去年5月,刘某租赁济南某酒店的一楼大厅内商铺,用于经营高档工艺礼品。5月24日,酒店的法定代表人王某通过微信向刘某发送了房屋租赁协议,刘某当天未予回应。次日,王某又向刘某发送了该房屋租赁协议,对方随即向王某发送微信语音消息称:“王总王总,我看到了,好,谢谢你,你说定金多少,等一会儿我打给你。”事后,刘某通过微信向王某转账支付了5千元租赁押金。同年6月份,酒店向刘某出具了5千元押金收据。当月中旬,刘某代酒店向供电公司缴纳了5万元电费,双方约定以此电费抵5万元租金,酒店出具了相关收据。7月19日,酒店将5千元押金通过银行转账退还刘某。“我交了房租,可(酒店)不跟我签订书面租赁协议,给我的经营造成极大风险。”刘某思来想去觉得不安,跟酒店协商要提前解约,并索要租金,双方协商未果。同年7月31日,刘某委托律师向酒店发出律师函,要求解除与酒店的租赁关系。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双方虽未通过手写签字的方式签订纸质房屋租赁协议,但刘某在2017年5月25日收到王某通过微信向其发送的房屋租赁协议后,口头表示对该协议的认可,并以向酒店支付5千元押金和5万元租金的行为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因此,王某向刘某通过微信发送的房屋租赁协议有效。根据双方达成的有效房屋租赁协议条款,如果乙方提前解除本协议,则甲方可以不退还乙方剩余房租。现刘某单方要求提前解除与酒店的租赁协议,按协议约定酒店可以不退还刘某剩余房租,因此,刘某主张酒店返还5万元租金及利息的诉请,于法无据,不予支持。案件宣判后,刘某不服,向济南中院提起上诉被依法驳回。(文:张洁)法官说法房屋租赁协议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双方应签订书面租赁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若无书面租赁协议,则视为不定期租赁,合同一方可随时要求解除合同。但如果因其他原因导致双方未能及时签订书面租赁协议,则合同双方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本案中,双方通过微信的方式进行了合同确认,双方虽未通过手写签字的方式签订纸质房屋租赁协议,但刘某在收到王某通过微信向其发送的房屋租赁协议后,口头表示认可,并以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方式对租赁协议表示认可,所以微信中的房屋租赁协议有效,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合同文本中约定的条款应该履行。若单方要求解除合同,必须按照双方约定或法定解除条件进行,不得任意解除合同。所以,刘某单方面提前解约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2018-10-11|合同法,合同订立|320人听过
别人欠钱不还,该怎么办?
一、“四看”决定要钱策略 1.看欠条或借条的内容  想要回钱,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当前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势,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看手里有什么证据,所谓证据,就是证明你们存在借、欠这样一个法律关系的相关材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欠条或借条这种证据了。对欠代、借条,我们要仔细研究一下上面的内容。  欠条内容明确了双方的法律关系,因此在要钱之前,一定要看清欠条的内容,内容不清,很可能钱要不回来。有这样一个案子,甲借给乙8万元,乙还了3万元后就不还了,于是,甲将乙告上法庭,拿出对方写的欠条,欠条上写的“还欠款5万元”,甲说:乙在还款3万元后给我打的欠条,意思是再还5万元就清了。而庭上,乙说:我这写的是“还(huan)欠款5万元”,就是说已经给你了5万元,再给3万元就好了。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所以,在要钱的时候,一定注意欠条的内容,防止节外生枝。  2.看欠条或借条的金额  我处理过一个案子,原告要求被告还欠款60万无,被告拿出欠条说:看,根本就不是60万,是60亿!为什么呢,原来欠条上写着“欠600000万元”。这要想把钱要回来,那可就麻烦了。  3.看还款时间  这个时间,主要是看欠条上有没有还款时间,如果写了,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什么是诉讼时效呢?就是如果时间长不向对方主张你的权利,那么起诉到法院,对方提出超过诉讼时效,法官就不能支持你的诉求了。欠钱这种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呢?就看欠条上的这个还款时间了,假设,欠条上写着:应当于2012年10月10日还清,那么从10月11日,就开始计算2年的诉讼时效了。所以大家在要钱的时候,一定要牢牢记住诉讼时效这一个问题。曾经有一个案子,老大爷起诉要求还钱,因为超过诉讼时效了,法官不支持他的诉求,也很无奈,对老大爷说:我知道他真是欠你钱了,但是法官这边只能依法判案,同情你,但是支持不了你。  4.看对方态度  存在借、欠关系的,一般来说之前都是朋友,对方为什么不还钱,是否真是的还不上,还是已经变成老赖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可以双方再打一个欠条,约定一个还款日期,这样有助于延长诉讼时效。如果对于第二处情况,呵呵,恭喜你,长征之路开始了。 二、收集“三组证据”如确定对方确实不想还的情况下,就该采取行动了!  1.第一组——收集借过钱的证据  一个欠条不能直接起诉?常有人这样问我。在审判实践是这样的,如果金额不大,几千,一、两万,那可以,一般拿个欠条起诉就行,但是如果数额较大,就要提供其他的证据证明你把钱借过给别人。所以,如果甲借给乙10万元,光拿着个欠条到法院起诉,又不能提供其他证据材料,那这个案子十有八九就是输。因此,要提供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等。  2.第二组——收集主张债权的证据  说白了,就是收集曾向他要过钱的证据,这一点,主要是防止债权过2年诉讼时效,形式上,既可以是对方以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过钱。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不少人也问过我,自己偷录是否犯法,是否能拿出来当作证据,可以明确地说,只要不侵犯对方的权益,录是可以的,怎么叫侵犯对方权益呢,比如说在对方卧室里,你录人家干点什么,这是不可以的,如果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谈了个什么事情,这完全可以录下来作为证据使用。  3.第三组——收集对方财产信息  收集对方财产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要到钱”的目的,现在很多案子,法院判决是原告胜了,但是原告一分钱都拿不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收集到对方的财产信息,无法执行,因此,如果想真实把钱要到手,而不是一纸空头判决,那么就要调查对方的财产情况,要主要是对方的账户、房子、车、公司股权等情况。当然,要调查别人的财产,对于个人来说是比较难的,就是律师出面调查,也不可能将对方所有财产都调查清楚,因此,这一步,只能说是尽量提供,如果实在不行了,可以委托律师查一下。三、以诉讼方式解决问题  很多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因为觉得那“不光采”,这种观念应当改变,诉讼是一个解除纠纷的一种方式,是穷尽其他办法无法解决的时候的最后一个手段。比如说欠钱不还,怎么要都不还,那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只能用诉讼这一手段解决了。那么,怎么以诉讼方式解决欠钱不还这个问题呢?  1.诉前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账户、房子、车等财产查封上,防止对方转移财产。这一步并非必须的流程,要结合各案的情况及对方的财产情况,如果欠的钱并不多或是对方有偿还能力,或是实在查不到地方财产,可以省去这一步。但如果可以保全的话,我建议还是保全,我办的几个案子,诉前财产保全往往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比如说a公司欠b公司290余万,我们代理b公司查到b公司有土地,于是我们就做了财产保全,还没等开庭呢,对方就同意还钱,但是是分期的,在还了两期大概220万元后,我们考虑到基本上对方可以将其他钱都还上,于是解除了保全。这个案子虽然没经过诉讼,但是结果非常理想。  2.起诉  好吧,接下来就是立案、庭审、判决了。法定的一审审限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一般如果没什么太大意外的话,3-4个月一审就有结果,可能你觉得时间太长了,但是没办法,这是最后一条路。至于说诉讼中到底怎么做,怎么开庭,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3.执行  如果判决下来了,那么应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让法院直接查对方财不进行执行,如果对方就不执行,在一般地区,可以由法警拘留对方当事人,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  4.调解  调解是说双方都退一步,把问题解决,比如说欠10万元,甲说,少还点,还9万元,马上就还,其他的你也别找我要行不,乙说,行!那这事就完事了,双方就解决了,一般地,法院会主持双方进行调解,我个人建议如果条件差不多,可以接受,最好达成调解,因为将精力牵扯到诉讼中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实实在在拿到钱才是真,不要为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利益。
2018-10-11|合同法,合同订立|322人听过
在线咨询
提交咨询

温馨提示:

1.律师助理免费回答时间为9:00-18:00;

2.您可根据问题紧急程度选择不同悬赏金额,至多有3位律师可为您解答

选择悬赏金额

免费问题将由律师助理解答,建议支付少量悬赏金以获得更多专业律师服务!

提交

温馨提示:

1.律师助理免费回答时间为9:00-18:00;

2.您可根据问题紧急程度选择不同悬赏金额,至多有3位律师可为您解答

电话咨询
本地区有0位律师可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

1.提交订单后,律师会在15分钟内与为您提供服务。

2.如您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客服电话:010-56109646,或添加客服微信:boolaw6690

咨询费用:¥ 0 确认提交
电话咨询




温馨提示:

1.提交订单后,律师会在15分钟内与为您提供服务。

2.如您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客服电话:010-56109646,或添加客服微信:boolaw6690

咨询费用: 确认提交

法律问题多,找法律部落网服务有保障!

免费咨询热线:400-071-0701

电话咨询

扫一扫,直接通过微信"问律师"

打开微信,选择"扫一扫"功能,
对准下方二维码即可。